• <nav id="4cemw"><acronym id="4cemw"></acronym></nav>
  • <acronym id="4cemw"><cite id="4cemw"></cite></acronym>
    無量壽經

    無量壽經原文,無量壽經白話文

    黃念祖居士《無量壽經講座》23集

    admin    2020-02-27    1630

      所以越是高的法,越是簡單。道教有這話:“下士聞道大笑之”,下士聽見道,哈哈哈可笑可笑,他就是想有人聽見我這話就可笑。你說念佛這么高,可笑可笑,他不知道這個道理就在這兒。為什么“五逆十惡,臨終十念”可以往生,就是阿鞞跋致?都是不可思議?!捌兴_心常住無住處涅槃”。這都避免了語病,常住涅槃,這涅槃就成了個住處。他說無住處涅槃,住一個無住之處,這個叫做常住,就是心常諦住。這語病就少一些,但是凡有言語總會有些語病,我們要善于體會它的意思。


      “于一切萬物隨意自在”?!耙磺腥f物”就是一切諸有。“自在”就是通達無礙?!斗ㄈA經·序品》說:“盡諸有結,心得自在。”說一切“有”像繩子一樣打了死結,把人給捆住,要是全部斬除這一切結縛,身體就自由了,得到“自在”。再有“自在”的涵義,“施為無壅,神通自在”?!佰铡本褪遣煌?。這些施為沒有不通暢,神通自在。“夫心有所拘累,隨物而轉”,心有所累、有所牽掛,你就隨著境界而轉。人為什么被束縛?就因為內心隨著境界而轉,碰見好就高興,不好就不高興。見色聞聲,你的心就隨著你所見的東西轉動了,所以就被煩惱捆住了,因此被人贊嘆,你真是大德修持好,我們就向你學習,聽得你很高興;有人要是罵你一句,就不高興。因為隨它轉,自己沒有做主的份,叫你高興你就高興,叫你不高興你就不高興,就為煩惱所縛。


      凡夫就執著于諸有,愛這些東西,世間諸所有物,功名富貴、妻兒子女,這是著有;“二乘滯空”,阿羅漢就停滯在空相里頭,皆墮落在情執之中。所以大乘法,是以成就阿羅漢看為墮落的。《楞嚴經》就說很多修行人沒有成就,以至于墮落成為阿羅漢,以至于成為“魔”的魔子魔孫。這五十種陰魔,最后一種魔就是成就阿羅漢。大乘法,明明是佛,怎么執著于就是自了?不承認自、不明白自己的佛性,這是墮落。所以凡夫執有、二乘滯空,就墮到情執之中,都叫做心隨物轉。因為“空即是色”,空就有個空相,空就成了色,色就是物。你以為空就是沒有物了?空就有個空相,那就是物。我聽艾思奇說的,這思想就是物。你的思想我怎么能改變?在你腦子里存在的,我又不能改變。既是存在,就有自己的規律,又不能被人的主觀意識所能改變,所以思想就是物質。那么大士就深達法性,他們當相離相,不是撥相離相。有很多人說,要把這個相除掉才是離相,當著相就離相。所以宗門就說:“但自無心于萬物,何妨萬物常圍繞?!蹦銓τ谌f物只要無心就是,哪怕萬物來圍繞你。所以老是厭煩取靜,找個合適的地方才能修,都是為物所轉!就是想找一個清凈的物,而避免這些煩囂的物,你無心就完了。主要是見相離相。你見著一個美女的照片,與一朵花的照片、一株樹的照片沒有分別,你就不為它所轉。


      再來一步,物隨心轉。外物可以隨著你的內心來轉,所以隨意自在了?!秲粲笆琛氛f:“由成勝通,于一切物變化隨意。故能利物,名為自在。”由于成了勝通,得到了殊勝的神通,所以對于一切東西可以變化隨意,這樣就可以對于眾生讓他們得到利益,這就成為利物,這個叫做自在。所以于一切萬物隨意自在,不但是不為物所轉,而且神通變化可以出現一切物來利樂眾生。阿彌陀佛在成佛之前,手中常出無量珍寶可以給眾生,這就是神通自在了?!秲粲笆琛诽岢錾裢?,神通當然不是壞事了,而且成就的人自然會得到神通,但是我們如果不求覺悟,首先要去求神通,那你這個方向就錯誤了。這個方向的錯誤,就必定走到一個錯誤的路上去。你越走得遠,將來退回來的路就越多。佛菩薩都有無量的神通,所以神通是好事;但神通是圣末邊事,是圣道中末末了的邊上的事情。比起神通,有許許多多更重要的事,那才是我們值得留心的地方。唐代黃檗大祖師在還沒有開悟時,跟一個人結伴去游方,走到一個地方,山水來了,原有的路成了河,過不去了。那個人就把草笠拋在水上,他蹦上草笠,順水漂過去,并招乎黃檗說:“你來你來?!秉S檗說:“早知你如此,我打斷你的狗腿。”那現在人還不沖他磕頭?以為你這了不得,這漂水而過。所以黃檗底下是臨濟三次問法,三次打,把臨濟打開悟了,才臨濟兒孫遍天下,全中國的禪宗都是臨濟的兒孫。臨濟的師父就是黃檗,他沒有悟道的時候就是這種胸襟氣魄。這時漂水而過的神僧連聲贊嘆說:“真是大乘法器,吾不如也?!?/span>


      行人如果真能當相離相,也就是轉物了。所以宗下說:“青青竹葉皆是法身,郁郁黃花盡是般若?!敝袢~菊花無非法身、般若(要看見就是世間的竹子、世間的黃花,都是色,我得遠離,就被它所轉了;或者喜歡貪戀,愛護備至,也是被物所轉),一切萬物都是如此,所以不必等待神通,眾生也能自在?!笆桌銍馈钡暮x是“一切事究竟堅固”,所以萬物都是究竟堅固,那竹葉就是法身,黃花就是般若,本來平等,沒有差別。這不就轉物了嗎?不就是可以隨意自在嗎?一切事究竟堅固。


      “為諸庶類,作不請之友”?!笆悺本褪侵副娚_@些大菩薩就這么慈悲,為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,也就是說不待眾生的請求,主動來幫助眾生?!稌琛氛f:“眾生背覺,沉迷漂流,生盲無目,無希出心。菩薩愍之,無疲厭念。常為不請之友,隨逐愛護。”眾生背著覺合塵,所以沉迷在煩惱之中,飄流于生死之海,如同天生的瞎眼,從來沒有出離之心,菩薩起憐愍心,沒有疲厭。因為不能要求眾生能夠辨得出好壞,普賢菩薩十大行愿,沒有疲厭。所以《阿彌陀經》中佛不問自說,也正是不請之友最典型的了。你像《法華》三請而后才說。憐憫故?大家不會問得到凈土法門,所以《阿彌陀經》佛直接就告訴舍利弗。不請之友就愛護,所以〈涅槃偈〉說:“世救要求然后得,如來不請而為歸?!笔篱g的救度者都是你得要求他,然后才能得到你所要求的東西;但是如來不等你請求,就來讓你得到歸宿,讓你得到依靠,所以這就是真善友?!毒S摩經》說:“眾人不請,友而安之。”不等別人來要求你,就去跟他作朋友,而且使他相安,作為不請之友。這就是慈恩無極的大導師。這些菩薩都是如此,“為一切眾生作不請之友”。咱們當然是有緣慈,暫時我們有這個因緣,你來要求我,因此我做一些救度,做一些幫忙。那么在《五十三參》里,善財童子見了觀音之后,正性無異行菩薩就自己來了,不等善財童子去,這是不請之友,我自己到求法的人這兒來。


      “受持如來甚深法藏”。這個有兩種解說,都極殊勝。⑴《凈影疏》:“明修勝解如來藏性,是如來甚深法藏。暗障既除,明現己心,故曰受持?!迸c《大乘起信論》:人人都有如來藏,對于如來藏性能明白修習,得到殊勝的開解,就是“如來甚深法藏”。至于“受持”,不是叫你得到什么,只是叫你去掉愚癡障礙,因為你本來具足,只是多了一點臟東西。實際這個臟也是虛妄的,一破除之后本來就現了。例如陰天沒有太陽,云一去太陽就出現。這就是受持。所以明見己心、如實知自心,作為“受持如來甚深法藏”。要明自本心、達自本性才叫做沙門。⑵《甄解》解釋說:“即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也。多聞歸一聞。一聞即是聞其名號?!卑阉勅溃ㄟ^去、未來、現在)一切如來法藏,這是萬法,現萬法歸一,攝多聞歸一聞?!度A嚴》的道理:一就是多,多就是一。多聞可以歸于一聞,一聞就是聞名號,這是以聞佛名號為“受持如來甚深法藏”。上兩解,一個指明心,一個指聞名。實際兩說還是可以會通。聞佛名號就是受持甚深法藏,也就是明心。所以《大集經》就說:“若人但念阿彌陀,是即無上深妙禪。”這些如來的話,理解不了?!耙宦暦鹛栆宦曅摹?,一聲佛號,你的自心在這一聲中顯現了。這個道理用言語來說很難了,所以說這一句佛號,“唯佛與佛方能究竟”,只有佛跟佛才能夠究竟其義,所以我們不能究竟是理所當然,但是要仰信!


      “護佛種性,常使不絕”。“護”就是保護、護持、維持?!胺鸱N性”,《會疏》作了四個解釋,下列舉三個:⑴開發眾生本具佛性。眾生個個都有佛性,這個是本來不變的,能出生超過恒沙那樣多的功德?,F在雖然是眾生,但本有的佛性沒有變過,沒有減少過。但是現在為無明所蔽,像陰天的太陽被云遮住了,雖有同無,可是太陽無邊的功德一絲毫也不損失。菩薩的教化就是開發眾生的如來藏,明顯本有的佛性,這就叫做“護佛種性”,名為紹隆佛種。⑵是以菩提心作為佛種性?!稌琛犯鶕度A首經》說:“譬如無牛,則無醍醐。若無菩薩發心,則無佛種。若有牛則有醍醐。如是若有菩薩發心,則佛種不斷?!币鉃椋簺]有牛就沒有牛奶,沒有牛奶怎么會做出醍醐呢?若沒有菩薩發心,就沒有佛種。菩薩都不發心,還能有佛嗎?若有菩薩發心,佛種就不斷。⑶以稱名為佛種。根據《寶云經》:“譬如種樹,有其種子,離于腐敗,具足生芽因緣。善男子:聞佛名者,得其種子,具足因緣,便得受記。”種樹得有樹種,種子種下去,有土壤水份陽光,種種好的因緣就能生芽,就能長成大樹。善男子聞見佛的名號,就得了種子;聞名之后信受持名,深心發愿,信愿持名,有這些好緣來護持種子,將來一定會授記成佛。這個就是《會疏》的三個解釋。發菩提心與稱佛名號為佛種性,正合本經宗旨,就是發菩提心,一向專念阿彌陀佛。什么叫佛種性?發菩提心是;什么是佛種性?念佛名號是。所以這就是“護佛種性,常使不絕”?!俺J共唤^”。下面介紹三種解釋:⑴《嘉祥疏》:“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。”保護如來法種,不讓它斷絕,就是“常使不絕”。⑵《凈影疏》說:“護使離障,起善無間,名常不絕?!弊o持眾生離開那些罪障,并且沒有間斷地生起善念,這叫“常使不絕”。就是護持自心。⑶《甄解》的集義說:“《大論》云:‘于無佛處,贊嘆三寶音?!龑氁粽?,即受持宣說佛法藏。眾生由之殖善發智,成德契理。故三寶種子,傳傳相繼,常使不絕?!蔽覀兿纫艹?。受,能夠接受、信受;持,要去實踐,然后才宣說。不能受持你宣說什么?無可宣說。在沒有佛的地方也要贊嘆三寶,大家聞到三寶的聲音,就能種植善根開發智慧,能夠修持,德行成長。“契理”,能夠契合本體、契合實際、契合本心,這樣三寶種子才傳傳相繼。以受持宣揚作為常使不絕。以上三說有詳有略正好合參。


      從“興大悲”起,到“拯濟負荷”,都是表示這些大士的大慈大悲?!芭d大悲,愍有情”。愍就是哀念。菩薩悲憫眾生,普令出苦,非二乘凡夫愛見之悲,是平等的大悲?!稌琛氛f:“拔苦為悲,乃至悲是真實平等之悲,故謂大悲?!睂τ谝磺卸际瞧降葘ΥN覀兎鸾讨v冤親平等,不是說有分別的,來有選擇區別對待的,沒有冤親、愛憎等等分別。而且把冤字擱在前頭,這是大悲。所以《涅槃經》說:“三世諸世尊,大悲為根本?!泵懿俊洞笕战洝芬舱f:“菩提心為因,大悲為根本?!彼赃@些大士都發了這樣的同體大悲之心,來憐憫有情。“演慈辯,授法眼”?!按取本褪桥c樂。慈辯,就是從慈心來為大家說法,使大家能得到安樂?!秲粲笆琛罚骸耙来绕鹫f,名演慈辯。”從慈心出發救度眾生,讓他得樂,而為說法,這個叫做“演慈辯”。“法眼”是五眼(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)之一。法眼就是智慧,能抉擇一切法門。乃菩薩為救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,稱為法眼?!稌琛氛f:“佛道正見,名為法眼?!睂τ诜鸬郎鹫姡麨榉ㄑ邸!秲粲啊氛f“智能照法,故名法眼。”也就是智慧能了別一切法,叫做法眼。所以法眼就是能夠適應眾生種種的根器,選擇最善巧的方法,應他們的機去救度他們,這樣的智慧稱為法眼。所以我們教導眾生,對于佛法生了正知見,就同他自己有了智慧得到法眼,所以就稱為“授法眼”。尤其是凈土法門,眾生能夠抉擇、重視的智慧是很不容易,要真正得到法眼才能知道。怎么叫“授法眼”?是佛把這個法眼交給你,告訴你凈法最殊勝,你能信、能念、能如法去做,就等于你自己有了法眼一樣,但這是佛(他力)所授與你的,這就是“授法眼”的意思。自己要一點一點生了智慧而有了正解,那就是得到法眼了。所以“演慈辯,授法眼”,在凈土法門又是一個很深的涵義。


      “杜惡趣,開善門”?!岸艕喝ぁ?,就杜塞,止住畜生、鬼、地獄這三惡道。惡趣苦不可言,三途(惡道)一報五千劫。給佛修精舍的時候,阿羅漢看見螞蟻就掉淚了,在前某某佛出世的時候,這些就是螞蟻?,F在又到釋迦牟尼佛成佛了,這中間經過多少世了,螞蟻始終是螞蟻。它也很自然,它的接觸,社會因緣,所見所聞一切一切也都是螞蟻,這輩子是這邊的兵把那邊咬死,下一輩子轉過來,就是冤冤相報出不去了。所以三途一報五千劫,而且極苦!我看見螞蟻吃那個槐樹蟲子,槐樹蟲在那兒蹦,蹦下來這個咬一口,那蹦上去。眾生這種惡趣之苦,鬼趣的苦,鬼之老苦、鬼之餓;若墮地獄,其苦就更不可說了。所以大士們杜塞住墮落到三惡趣的門戶。所以阿彌陀佛大愿里說:“來生我剎……不復更墮惡趣?!边€是罪業未盡,你的業力本來要墮三惡趣的,但是由于念佛而得佛接引往生,再也不入三惡趣了,是帶業往生。所以是真實的“杜惡趣”。“開善門”,就是開菩提涅槃的門?!稌琛氛f:“大慈德也,善門則菩提涅槃之門也?!北窘洝词軜窡o極品〉說:“必得超絕去,往生無量清凈阿彌陀佛國?!边@是開善門。這個佛國非常容易進去,進去之后不再入三惡道,而且必定一生成佛。因為一是不退,只有進步沒有退步;二是壽命無量,焉得不一生成佛。


      “于諸眾生,視若自己”。這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自己,這叫同體之悲?!赌鶚劷洝酚匈首樱骸耙磺斜娚墚惪啵な侨鐏硪蝗丝??!币磺斜娚芰朔N種的苦,實際就是如來一人在受苦。中國古代的圣人說:“己饑己溺”。國內有一個人挨餓,是我叫他挨餓;國內有一個人(那時洪水為災)在洪水里頭,是我推他到水里去的。中國的圣人只看到人類。如來就更廣大了,一切眾生受苦都是佛的苦,所以就要去救度。


      “拯濟負荷,皆度彼岸”?!罢鼭?,救度?!柏摵伞?,背、擔。《大法炬陀羅尼經》說:“菩薩擔者,誓愿荷負一切眾生出離世間?!┤玳L者家內豐饒,多諸珍寶,唯有一子。以愛念故,財寶樂具悉該與之,無有疲倦。菩薩亦復如是,一切樂具,盡皆與之,乃至令入無余涅槃。是故名為荷負重擔?!狈鹫f:菩薩的擔子就是誓愿要荷負、要救度這一切眾生出離世間。譬如有長者家里很豐富,有很多珍寶,只有一個兒子。因為愛這個兒子,這一切珍寶都給他,也沒有說我累了就不去管我的家財了。菩薩也是這樣,一切好的東西盡都給眾生,所以佛視眾生等同一子。佛視一切眾生就跟他的獨生子一樣,什么東西都要給他,以至于讓他進到無余涅槃。都達到涅槃就是“皆度彼岸”。


      “悉獲諸佛無量功德。智慧圣明,不可思議”。這就證實前面所說,這一切大士都是具有如來果覺無量功德上的人,回果向因示現菩薩位。不然大家總說是不是推崇太過?推崇太過照樣是不合適。對于佛法,我們把它說淺了,這叫做減損謗;說得過了頭,叫做增益謗。所以佛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。不要你做宣傳,更不應當誹謗?!跋か@”,都得到。來會的都是大菩薩,都得到一切佛的無量功德,福也具足、慧也具足,位齊果位?!爸腔凼ッ?,不可思議”,就是說大士們都得了如來的智慧莊嚴。“圣”就是正。又肇公解釋:“智慧,體;圣明,用。無事不照謂之圣。菩薩權實靈照,不可以言思擬議其形容。故云‘不可思議’?!敝腔郏▽嵪喟闳簦┦求w,圣明是用。圣明是智慧所產生的妙用。凡事都有體相用。對于一切事沒有不能照了通達的,叫做圣。菩薩的照是靈明的,沒有任何一種世間的東西可以打比方,所以稱為靈照?!把运肌保枷肟梢匀プ聊ソ凶隼?,說話叫做議。不可以用語言和思想去琢磨、去形容這個圣明到底是個什么,以眾生的凡情絕對不能理解,也絕對不能夠去演說,這就叫做“不可思議”。再有,“不可思議”有兩種:⑴理空,本體之空,不是偏空,所謂第一義空?!胺腔笄樗鶞y”,不是眾生迷惑的這種情執所能夠猜測的,更不要說理解了,所以叫不可思議。⑵神奇,非淺識所量。太不可思議了,很淺的識不可去思量。舊法上說,六祖,神秀就不可測,不要說普通凡夫了。神秀只能迷信,他得了衣缽比我強,到底強在哪兒神秀也不知道。所以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舉足下足之處,它不是一個程度上的差別。這就把話說盡了。


      如是等諸大菩薩,無量無邊,一時來集。又有比丘尼五百人,清信士七千人,清信女五百人,欲界天、色界天、諸天梵眾,悉共大會。


      “如是等諸大菩薩,無量無邊,一時來集”。是這樣的大菩薩無量無邊,一時都來了。以上是總結德遵普賢這些大菩薩、這些正士,為了來聽法、來贊揚這個凈土宗,要廣弘普賢的十大愿王。為了普度十方三世(過去、未來、現在)的一切有情,讓他們能夠往生凈土,往生凈土就可以究竟涅槃,所以同德同心一時來會。此外還有“比丘尼五百人、清信士七千人、清信女五百人,欲界天、色界天,諸天梵眾,悉共大會”。清信士就是優婆塞、男居士,有七千(表明這個凈土法門是適合于在家人的)。所以一萬二的比丘,有七千男居士,比丘尼是五百,女居士也是五百,加在一塊兒整整兩萬人。兩萬人的大法會。所以后來看見極樂世界,不要忘了是當時在場的地球上的兩萬人。還有欲界天、色界天的天眾,諸佛菩薩無量無邊,德遵普賢這些大士更是無量無邊。這兩萬人是真正咱們地球上出生的人。經末還提出,“一切天龍八部,一切大眾,聞佛所說,皆大歡喜”。所以天龍八部也參加法會。


      通序就是六成就:信成就、聞成就、時成就、主成就、處成就、眾成就。這是各經都有的,所以稱為通序。不過本經就把這些參加圣眾的功德描述得很多??傊?,六種成就都是為了證信,讓你知道有時間、有地點、各種人,這些功德,增加信心。


      大教緣起第三


      底下是別序。別序是本經獨有的序。經中世尊放光現瑞,阿難請問,世尊回答,演出彌陀愿海、這一部廣大圓滿簡易直捷方便究竟、第一希有難逢法寶——《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》。


      爾時世尊,威光赫奕,如融金聚。又如明鏡,影暢表里。現大光明,數千百變。尊者阿難,即自思惟:今日世尊,色身諸根,悅豫清凈。光顏巍巍,寶剎莊嚴。從昔以來,所未曾見。喜得瞻仰,生希有心。即從座起,偏袒右肩,長跪合掌,而白佛言:世尊今日入大寂定,住奇特法,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,最勝之道。去來現在,佛佛相念,為念過去未來諸佛耶?為念現在他方諸佛耶?何故威神顯耀,光瑞殊妙乃而?愿為宣說。


      釋尊將欲演說無上殊勝凈土法門,故現瑞放光,以興起阿難之問端,并令聞者生希有想,生難遭想,依教奉行,求生凈土。“爾時世尊……數千百變”。佛放大光明,阿難就奇怪,說我一直跟著佛這么久,像這樣放光我從來沒見過,才來提問。這就補了《魏譯》的不足,《魏譯》這一段特別簡略,所以這個會集很重要,這一段佛放光的文章,見于最古的《漢譯》。我把《漢譯》稍微念一念:“于時佛坐,思念正道。面有五色光,數千百變。光甚大明(大的光明)。”阿難起座,更正衣服,稽首禮足。阿難說:今天的佛,面目光精,數百千色,種種妙色,上下明徹,“好乃如是”,好到這種情況。我侍佛以來,未曾見佛身體光耀,巍巍重明到這種程度;我未曾見過至真等正覺,看見佛光明威神,有如今日??!所以先師的會集功德很大,把五種譯本的精華匯聚到一塊兒,就成了這一段,比任何一譯都殊勝、圓滿。這是很肯定的。


      “爾時世尊”,就是釋迦牟尼佛了?!巴狻?,有威可畏謂之威,這個地方指的是“威神”,在《勝鬘寶窟》里解釋:“外使物畏,目之為威。內難測度,稱之為神?!薄巴馐刮镂贰?,“威”是威猛,使大家生畏敬之心,叫做“威”。“內難測度”,內,就是內心境界,難于測度,稱之為神。“光”者,自瑩謂之光,本身亮叫做光;能照物叫做明?!肮饷鳌庇卸茫阂徽咂瓢?,光能破暗。二者表法,因為佛之光明,正是智慧之相。千年黑暗,光明一照黑暗就消除了。佛的智慧也是如此。佛的智慧法流要流入眾生心里,也就把眾生萬劫以來的黑暗能夠消除。所以佛的光明讓眾生能夠開發自己本有的德相。

    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ww9997dd.com/post/279.html

    轉載聲明:本站發布文章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!

    上一篇   下一篇

    相關文章

    請發表您的評論

    丁香婷婷影音先锋5566,麻豆主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,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久久,国产免费午夜高清
  • <nav id="4cemw"><acronym id="4cemw"></acronym></nav>
  • <acronym id="4cemw"><cite id="4cemw"></cite></acronym>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久久久99视频|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| 另类视频区第一页| 中文无码字幕中文有码字幕| 2019天堂精品视频在线观看|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|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|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|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综合喷水|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| 日本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|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| 免费看男人j放进女人j色多多| 一本岛一区在线观看不卡|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∨| 婷婷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| 免费在线观看一级毛片|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|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|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视频| 啊好深好硬快点用力别停免费视频|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香蕉高清免费永久在线视频|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|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| 一级黄色a毛片| 男人插女人免费|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| 亚洲另类第一页| 91网站免费观看|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| 又粗又长又色又爽视频|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|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|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|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|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| 人人爽天天碰天天躁夜夜躁|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免费|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|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