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nav id="4cemw"><acronym id="4cemw"></acronym></nav>
  • <acronym id="4cemw"><cite id="4cemw"></cite></acronym>
    無量壽經

    無量壽經原文,無量壽經白話文

    黃念祖居士《無量壽經講座》11集

    admin    2020-02-27    2280

    ??幽溪大師的《圓中鈔》云:“圓頓法門,亦必須先開圓解,而次修圓行。破三惑而方證圓果,以階不退。今則但說彼土依正二報,以之為開解生信。七日持名,一心不亂,以之為造修行門。臨命終時,即得往生,以階跋致……故知此經為五濁惡世之無上醍醐。”這是一般的規律,修圓頓法是先悟后修,先要開圓解,不是凡夫這種理解。現在有很多人錯會,以為我看書明白這個道理,我聽了講、查了《佛學大字典》,所有這些我都能講得下來。講只管你講,你那解不是圓解。要悟!這圓解是屬于悟,要先開圓解,然后才修圓行。這是“信解行證”,行怎么行啊?是在解之后的事情。你修了之后破三惑——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,這三個惑次第斷。一般就是先斷見惑,證初果;然后思惑斷盡,成阿羅漢;再斷塵沙惑,成菩薩;無明惑斷盡了,就成佛了。所以四十一品無明,斷一品增高一位,這么證了圓果,那才真正是究竟不退了。“今則”《阿彌陀經》是怎么樣呢?“但說彼土依正二報”,只說了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,在這個里頭讓大家“開解生信”。這就沒有說開圓解,不是這么要求了,對于這個你能理解、生了信心。《阿彌陀經》講,若一日,若二日……乃至七日持名,能夠達到一心不亂,臨命終時就往生了。“以階跋致”,就跟阿鞞跋致同等地位了。所以我們知道《阿彌陀經》(這只是《阿彌陀經》的注解,《阿彌陀經》跟《無量壽經》是一部經,《阿彌陀經》稱為小本,《無量壽經》稱為大本),是“五濁惡世的無上醍醐”。不須要開圓解就可以修,愚夫愚婦都可以修。例如照相機,有種叫傻子照相機,這要多少光圈,多少速度,距離準不準,這一切你都不用管,只要一按就拍好了,傻子都會用。那照相機是好是壞?照相機好啊!有多少電腦在里頭,性能特別好,自動調制,不須要你考慮了。所以不能因為照相機外號叫傻子照相機,傻子也能用,就看不起它。越是根器不好的人能夠得利,正說明這個法門的殊勝。所以《圓中鈔》的意思,跟以上所引日本大德的說法相同。幽溪大師既然說這是無上的醍醐,那當然也就是契理契機(合乎大家的根機)最極圓頓的圣教了。

    ??

    ??下面再引日本人的《禿鈔》說:就頓教有二教二超。既然承認它是頓教,頓教里頭還有分別。二教是哪兩個教呢,一難行圣道之實教,二易行凈土本愿之教。難行的圣道,就是講佛心的(參究佛心)、真言(密宗)、法華、華嚴等等的教。這是頓教,但是個難行圣道,所以現在依這個成功的人很少。現在大家聽說開悟的人很少,密宗成就的從解放到現在,大家知道所公認有六個人“即身化光”,但十億人口幾十年來才只有六位,不是不行,它難,這是難行道。其余都是如此。二超者,一種是豎超,一種是橫超。《甄解》釋云:“由自力修斷,故名豎超。凈土本愿,真實由他力故,超越成佛之法也。故名橫超。……橫超之頓,持名頓中之頓也。”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修來斷,叫豎超。但是凈土,因為有彌陀殊勝的大愿,實際是靠他力。所以倓虛法師也判過教,說凈土法門是他力門,果教派。真言是密宗的一部分,因為在密宗里殊勝的地方也是如此,是他力門,從果上起修的。“由他力故”,是超越成佛,超越常規而成佛,所以叫做橫超。橫超之頓,而持名是頓中之頓。所以在頓中有二教二超,有難行、有易行,凈土法門是易行。有橫超、有豎超,凈土之法是橫超,是頓中之頓。以上諸德咸遵善導大師之說(善導大師是唐代的大德,在長安城里幾乎沒有人不念佛,這就了不起。這感化力,所有供養他的錢都拿來寫經,現在敦煌還找出來,很多都是他那時自己親筆寫的,還有請人寫的經),判本經為頓極頓速、圓融圓滿之教。如《甄解》稱《無量壽經》是“專中之專(不是要成專家,是專門的學問),頓中之頓,真中之真,圓中之圓”。是“絕對不二之教,一乘真如之道也。”這就贊嘆到極點了,依日本大德的這些說法,那是極圓極頓了。

    ??

    ??再看我們中國的大德,《彌陀要解》,《彌陀要解》雖然很薄,那是蕅益大師從大光明藏自然流出的經典,他九天寫出這部書,只花了九天的時間,印光大師贊嘆之極。《彌陀要解》說:“釋迦一代的時教,唯華嚴明一生圓滿。而一生圓滿之因,則末后普賢行愿品中,十大愿王,導歸安養,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。嗟乎!凡夫例登補處,奇倡極談,不可測度。華嚴所稟,卻在此經。而天下古今,信鮮疑多,辭繁義蝕,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。”釋迦牟尼佛這一代教化,“唯華嚴明一生圓滿”,只有《華嚴經》說,這一生就圓滿成就了。是靠什么來一生圓滿,它的因是什么呢?就是在末后《華嚴》最后一品,《普賢行愿品》“十大愿王,導歸極樂”。并且用這個法勸華藏的海會大眾,都同發心,同往生極樂世界。他這感嘆了,“嗟乎!凡夫例登補處”,一生補處,現在彌勒在兜率,他只要再到人間示現一下,就成佛了,所以稱為一生補處菩薩。這個凈土法門,凡夫到了極樂世界,就登了一生補處,都如同現在在兜率內院的彌勒大士一樣。這是“奇倡極談”,這種倡導是奇極啊!是登峰造極之談。“不可測度”,不是凡情所能夠推測,所能夠考慮的。度是計度,就是考慮之意。“華嚴所稟”,《華嚴》所明十玄事事無礙境界,“卻在此經”。“而天下古今,信鮮疑多”,鮮是少。天下從時間上說有古有今,今,就一直包括現在,都是信的人少,懷疑的人多。“辭繁義蝕”,言語很多,道理就不明白,就像日蝕、月蝕,道理不明白。“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”,這是蕅益大師的話,我只有把心挖出來給你們看哪!很傷痛的話。古今都是如此,對于這樣的事情熟視無睹,不能相信。

    ??

    ??《要解》又說:“當來經法滅盡,特留此經住世百年,廣度含識。阿伽陀藥,萬病總持。絕待圓融,不可思議。華嚴奧藏,法華秘髓,一切諸佛之心要,菩薩萬行之司南,皆不出于此矣。欲廣嘆述,窮劫莫盡。”《無量壽經》里說,當來經法滅盡,特別要留這個經住世百年,來“廣度含識”。含識就是有情,廣度眾生。“阿伽陀藥”,本經是應萬病的藥,是萬病的總持。是“絕待圓融,不可思議”,不是用頭腦去思所能想到的,不是用語言所能表達的。“華嚴的奧藏”,《華嚴》很深奧的法藏。“法華的秘髓”,很深密的心髓。“一切諸佛之心要”,佛就是傳心法門,以心傳心,心中的要點啊!“菩薩萬行之司南”,菩薩六度萬行這個總的指南針。“皆不出于此矣”,都不出《阿彌陀經》《無量壽經》之外。“欲廣嘆述,窮劫莫盡”,我要更廣地來贊嘆敘述,就是用一劫的時間也說不完。《法華》,天臺宗認為這是純圓獨妙。天臺宗是獨尊《法華》,他認為《法華》之圓,是純圓,它的妙是獨妙。因為法都是妙法,用經的名字叫為妙法的,只有《妙法蓮華經》,獨妙啊!所以他自稱是純圓獨妙之教。《華嚴》雖然也圓,但是沒有它純。《華嚴》就說是,別教一乘,事事無礙,全圓之教。因為到了理事無礙,事事無礙,只有《華嚴》獨具十玄門。所以事事無礙只有《華嚴》才是全圓,圓的全部。現在看蕅益大師的話,這個《華嚴》全圓的密藏,《法華》純圓的秘髓,都在《無量壽經》里頭。天臺的純圓,賢首的全圓,都不出大經之外,所以本經是圓中之圓。蕅益大師雖然沒有把大經名字,像日本人這么明顯地提出來,意思是一致的。禪宗常常說“一鼻孔通氣”,就說這兩個人見解相同。這就是中國的古德和日本的古德在這個地方是一鼻孔通氣。

    ??

    ??近代的印光大師,大家都尊稱為凈宗的大德,贊嘆《彌陀要解》云:“理事各臻其極,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,妙極確極!縱令古佛出世,重注此經,亦不能高出其上矣。”理和事都談到了極點了,“乃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注解”,這是佛說《阿彌陀經》以來第一部注解。他就認為這個超過《彌陀疏鈔》。“妙極確極”,妙是到了極點,確是正確、準確,也到了極點。“縱令古佛出世”,古佛再出世,再注此經,亦不能高出其上。所以《彌陀要解》這個書要多看,尤其是以凈土宗為自己修持的人。印光大師之可尊,從這幾句話也看得出來,說這些話不容易,我們要依止善知識、依止大德,首先他給我們的好處,就是他的眼睛要亮!他給我們指的方向,才是正確的方向。所以印光法師贊嘆《要解》的話,他的功德也無量。

    ??

    ??《彌陀疏鈔》說:“依賢首判教五分。謂小、始、終、頓、圓。今此經者頓教所攝。亦復兼通前后二教。……圓全攝此,此分攝圓。”蓮池大師稍有不同,說《無量壽經》《阿彌陀經》是頓教,往前通,可以通終教;往后通,可以通圓教。“圓全攝此”,圓教全攝這兩部經。“此分攝圓”,這個部分地攝了圓教。對于小本這么說,因為小本的事事無礙,沒有發揮的很多,這個說是可以成立的。又云:“四法界者:一事法界;二理法界;三事理無礙法界。此三諸教所有(前三個,大乘教所共同,都能談到理事無礙)。四事事無礙法界,唯華嚴一經有之。名為別教一乘。……以華嚴全圓,今得少分。……圓教全攝此經,此經分攝圓教。”說四法界,⑴事法界,從無明妄心所顯現出來的森羅萬象;⑵理法界,理就是本體,也就是妙明真心、真如、實相;⑶理事無礙,理和事圓融,互相無有妨礙。前三個諸大乘教都共同的,都能談到理事無礙。⑷事事無礙,談到事事無礙的,唯華嚴一經有之。這是蓮池大師的話,名為別教一乘。現在他就說華嚴這個全圓,我們凈土經也有一部分、少分。是圓教全攝這個經,這個經攝了圓教的一部分,所以他就判定《阿彌陀經》是圓教,但是好像沒有那么全,是分圓。可是我們看蓮池大師很有苦心,把小本里頭找出很多經文來證明,這里有《華嚴》的事事無礙。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不要死于句下,要看當時的時機情況。

    ??

    ??蓮池大師也判《阿彌陀經》是圓教、頓教,這是中日諸大德相同的地方。所不同的在哪呢?有的遵崇凈土法門,稱為是圓中之圓,不但是圓,而且圓里面的最圓的。蓮池大師,一是贊嘆凈土法門,一是謙虛,說我這個法門是圓,但是分圓。這就和機緣有關系,所以我們不能不看時代的時節因緣。在蓮池大師的時候正是狂禪,普遍的全國上下,就是不信佛教,所謂儒家、文人墨客各方面都是,沒有不談禪的,對禪宗的書沒有不看的,好像你要不說說禪,就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,不風雅。像近代郭沫若的詩,“泥牛入海無消息”。哪有這個話,怎么叫泥牛入海啊?這是禪宗的話。在明朝那個時候就沒有例外,所以蓮池大師的《疏鈔》出來,曹祿川很著名的,就跟蓮池大師辯論,他很不服氣,說《華嚴》怎么怎么好。在他當時,如果像日本人說《無量壽經》超過《華嚴》,那辯論就沒有完了,當然,曹祿川后來讓蓮池大師說服了。因此也要看情形,要照顧大家的水平,所以就權巧方便,俯就群機,只承認自己是分圓。正如沈善登居士之言曰:“所謂大權菩薩,曲被當機。應病與藥,時節因緣應爾也。”

    ??

    ??至于蓮池大師于《疏鈔》中,廣引凈土經中事事無礙之文,實寓深義,足證苦心。因為事事無礙只是《華嚴》一經所獨具。那么我們《無量壽經》《阿彌陀經》也有了事事無礙,事實說明我們和《華嚴》是同類的。所以在這個地方上,我也正是學習蓮池大師這個做法,就把《無量壽經》里頭的經文挑選出來一看,這十玄門一門也不少,來證明本經是事事無礙,也證明本經就是圓教。華嚴宗立了十玄門,叫十玄門,表明法界的無礙。玄,玄妙,所謂談玄說妙。為什么名為玄門呢?以通過這個門,可以進入華嚴圓教的玄海,華嚴的教義跟海洋一樣,玄妙到極點,但是通過事事無礙這十個玄門,就可以去進入這個玄海,所以稱為十玄門。十玄是《華嚴》最特殊的,也是《華嚴》所獨具的“十種玄妙之門”。通過這個門可以入如來正覺之海。今依《探玄記》所說十玄次第,有十個內容。現在我們也是這樣引證經文,根據《探玄記》來做一個比照,來證明我們這個經和《華嚴》是同類,實具十玄,于是則確證本經正屬圓教。所以先師夏老居士說:“《無量壽經》是中本的《華嚴經》。”八十一卷是咱們人世間的大本,《無量壽經》是中本,《阿彌陀經》是小本。以證如上之說皆是真實語,非因凈宗行人之妄自尊大也。

    ??

    ??㈠同時具足相應門。十玄門是最難懂的,既然稱為玄,就超情離見,跟咱們世間的這些想法是格格不入的。《華嚴》的教理是以緣起為主,這一切就是從因緣起,所以以緣起為主。法界的一切所有,合在一塊成為一個大的緣起。因為緣起就要出生別的了。一法,就是這個大的緣起,就可以成一切法。所以一切一切無非都是這個大的緣起所生,一切法又起一法;這個大的緣起,不就是一切法所成嗎?這一切法就起了一法,一法又成一切法。“一時具足”,就同時都具足,一法、一切法都具足;“圓滿顯現”,都顯,一法也顯,一切法也顯,所以叫做具足相應。一也在內,一切也在,也都顯現相應,這就是這個玄門的涵義。底下,用譬喻來進一步理解經文。《華嚴妙嚴品》說:“一切法門無盡海,同會一法道場中。”一切法門,無盡的如海洋一樣。海,極言其多。“同會一法道場中”,如海洋之廣之多的法,都會在一個法的道場里頭,就是一切法入在一法里了。《華嚴經·大疏》講:“如海一滴,具百川味。”一切百川都流入大海,這一切法流入大海,也成了一法。這大海的一滴水,就具足了百川水的味。百川水都在大海里頭,你只要大海里取了一滴,那百川的一切味都在這一滴里頭了;這一滴水里頭,就有這個百川水的味,一法就有了一切法。所以我們通過譬喻就好懂,不然就玄之又玄了,所以具足相應。是為“同時具足相應門”的玄義。一切法起一法,一法就成一切法。我們這個《無量壽經》,是不是具顯此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呢?我們看經中〈至心精進品〉,法藏比丘要發大愿,說我要成就一個佛國超過所有的佛世界,可不可以?請佛給我開示。佛就把二十一俱胝(俱胝是千萬)佛土,都顯現給法藏比丘看。法藏比丘“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,功德莊嚴之事,明了通達,如一佛剎,所攝佛國,超過于彼。”經中二十一俱胝佛土就表無量的佛土,法藏比丘攝無量的佛土為一極樂凈土,就是一切法入一法。是即華嚴中一切諸法同時同處,為一大緣起而存在,也就是具足相應之義。是為十玄之總門,也是本經之總相,本經實亦同此一大緣起而出現也。又本經〈泉池功德品〉中七寶池八功德水,“其水一一隨眾生意。”水是一法,能隨一切眾生一個一個的心意,所以一法就具一切法。就像敦煌的這個圖畫里頭,在極樂世界游泳池里頭的菩薩頭上有圓光,在游泳池中游泳,岸邊很多人看,頭上也都有圓光,因為它是凡圣同居,在池中沐浴的人,各人的想法不一樣,有的喜歡水淺一點,只剛沒腳;有的過膝蓋;有的人喜歡沒脖子;還有人喜歡,水自上而下沖淋浴,而此一水能同時相應于一一眾生之意顯現,此正是同時具足相應之玄門。一切法成了一個總的緣起,從這個總的緣起生出來的一法,每一個法都是無量的功德,所以此水也有無量的功德。而且水能說種種法,“波揚無量微妙音聲,或聞佛法僧聲。乃至甘露灌頂受位聲。得聞如是種種聲已,其心清凈,無諸分別,正直平等,成熟善根。隨其所聞,與法相應。所不欲聞,了無所聞。永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”只是一個水,而能同時同處滿一切聽者之愿,各個聽到自己所愿聞的法,且隨其所聞,還跟法能相應。你想聽什么,就得到什么,而且一聽就懂,所以他就必須成佛不可。你不愿意聽的,一點聲音都聽不到。“永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”。這就是極樂世界不可思議的妙用,所以往生之殊勝在于不退,隨時隨處都是增長。這就是十玄的第一玄,“同時具足相應門”,不可思議。可見華嚴十玄之總門,已舉體顯示于本經矣。

    ??

    ??㈡廣狹自在無礙門。“廣”是寬廣,“狹”是窄,廣和狹很自在。廣和狹屬于空間,這就打破了我們空間的這些概念。所以愛因斯坦發明《相對論》以后,他就知道空間、時間,都是來于人類的錯覺。我們大的只能容小的,小的不能容大的;寬的能容窄的,窄的不能容寬的,種種的概念,從科學說就來源于我們的錯覺。“錯覺”跟佛教的名詞“妄想”很接近,錯跟妄差不多,覺跟想差不多。但科學究竟總是有局限的,靠攏是可以。有的人就以為科學、佛法就是這些道理,那又把佛教庸俗化了,就是這一些道理可以使我們理解,相信這一些有好處。如《大疏》說:“如徑尺之鏡,見十里之影。”一尺大的鏡子,可以看見十里的影子。徑是很窄,十里很廣。那在第一次歐戰的時候,德國的間諜在山頂上砌了一個圓頂的房子,在房頂的尖上安一個透鏡,因此他在屋里就能看見全山任何地方的行動,以至山底下的行動。這是世間上的辦法,利用這些儀器,廣狹可以自在。所以窄的鏡子看見十里的影子。本經〈發大誓愿品〉說:“所居佛剎,廣博嚴凈(廣是寬廣,博是大,莊嚴清凈),光瑩如鏡(光的瑩潔像鏡子一樣),徹照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。”極樂世界的佛剎,可以照到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的諸佛世界。一個佛剎是狹,諸佛世界是廣,這廣狹就自在,這狹中就可以照到這個廣。所以一個剎的力量和作用,就遍徹了十方,十方就是廣。而一剎,還是一剎之相,如故。因為一廣之后就剩廣了,沒有這個一了,一還照樣是一,這個一就是狹。力量無限的廣和一法的狹,不相妨礙,各個自在,所以稱為“廣狹自在無礙”。還有“欲見諸佛凈國莊嚴,悉于寶樹間見。猶如明鏡,睹其面像。”在極樂世界要想看任何佛國,在寶樹里就可以看見了,就跟鏡子一樣。睹,鏡子看見自己的像一樣,可以在樹里看見十方的佛國情況。這都是表明廣狹自在之玄門。

    ??

    ??㈢一多相容不同門。《大疏》說:“若一室之千燈,光光相涉。”如一間屋子里頭有一千盞燈,光跟光都涉入。這間屋子里頭,這有兩個燈管,那有兩個燈管,四個燈管。四個燈管發的光,就遍滿整個屋子,每個燈是一,四個這是多。咱們這有光,你說我這只手是哪個燈的,這只手是哪個燈的,能分嗎?到處的光,都是四個燈所發的。然而各有四個燈的光,關掉一個,暗一點;再關掉一個,暗一點,四個都關就沒了。各有各的光,每個光遍全屋子,每一個燈的光之中就包括了其余三個燈的光,這個燈的光包括那邊燈的光,那邊燈的光包括這邊燈的光,一中有多,多中有一,是為相容,一和多相容。而一多之相不失,是為不同。千燈就是這個比喻。所以《華嚴·盧舍那佛品》說:“以一佛國滿十方。十方入一亦無余。世界本相亦不壞。無比功德故能爾。”“以一佛國滿十方”,一個佛國就遍滿十方,一就是廣。“十方入一亦無余”,就像一燈的光滿全屋,多燈的光入到一個里頭,一多相容。“世界本相亦不壞”,燈,還各個是燈。“無比功德故能爾”,佛國無比的功德,自然如此。一土遍滿十方,十方入一方,就是一多相容之義。本相不壞,不同之義。我們《無量壽經》彌陀寶香普熏愿文說:“國土所有一切萬物,皆以無量寶香合成。其香普薰一切世界。”國土萬物中的任何一物,都是無量寶香所合成的。以無量香入于一物,它又放香普薰十方世界,所以多入了一,一又遍多,這就表示一切法入于一法,一多就相容了。“又一物的一相”,一個物,它自己一的這個相,與眾香這個多的相共存。又有一、又有多,認為多了就沒有一了,一了就沒有多了,都共存。表兩相還是兩相,各自清清楚楚。又此香遍于十方,說明一法又遍于多法,所以多入于一、一不壞;一又放香,又多;更顯一多相容不同之妙。

    ??

    ??在現在這個世界我可以舉個例,如電視機,中央臺有兩個,北京臺有兩個,還可以收更多的臺。各個臺的無線電波,多的一調對了,中央臺出來了;一換,北京臺出來了。那不就是說,中央臺、北京臺、等等臺都在這個電視機里,要什么、什么就出現,一切都在機這個地方存在,各個臺的電波就入在這兒。不是說電視機熒幕上,這片是北京,那片是中央,那就不成東西了。一就很清楚是一,你一換開關,馬上別的臺出現了,不要把它請來,它就在這兒。所以多也是在這兒存在,彼此的相共存。一多相容,從這個比方也是一個例證。

    ??

    ??㈣諸法相即自在門。上顯相容,此表相即。“容”包括之意。這個燈的光包那個燈的光,相容。我們說這一個東西包括很多相,這是相容,許多相包括在里頭。“即”就是之意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空就是色,色就是空。晉譯是《六十華嚴》說:“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。”相即,多與一相即,所以就叫諸法相即了。譬如水與波,以水喻一,以波喻多,水生了很多很多波。波是什么,波不就是水嗎?波即是水,水即是波,但是水上生了波,大波小波、千波萬波、種種的波,波有波的形象,波有波的作用,都存在。所以彼此相即,水就是波,波就是水,然而它自在,所以一多相即而自在。又《華嚴大疏》說:“如金與金色,二不相離。”即黃金之色與黃金,色不離開金,金也不離開色,倆不能分,是相即。至于本經〈法藏因地品〉說:“世尊能演一音聲,有情各各隨類解。又能現一妙色身,普使眾生隨類見。”世尊能演一個音聲,但是聽的人各個得到不同的理解。咱們就很難,我要說話廣東人就不懂,那外國人更不懂了,到那時就要有翻譯,要一譯通等等。但是佛以一個音聲,能使不同的眾生隨其本類而得到他的理解。“又能現一妙色身,普使眾生隨類見”,佛現一個身,而各個眾生所見不一樣,所以相即。不是兩個,但是大家所見不一樣。譬如佛的舍利,都有這種情況。佛牙塔進佛牙的時候,很多人去看過,大家所看不一樣,前后看也不一樣,但就是一個佛牙。它為什么有多的相呢?最近還有人拍了照,佛牙在塔里放光。這是佛協的秘書告訴我的,斯里蘭卡公使的女兒,幾歲,她去看,看見佛牙就是一尊佛。她爸爸怎么看也看不出佛來,就是那個牙。這就證明這個話,我自己看見就是很有意思,頭一次看見有點像田黃圖上黃色圖章的樣子。后來我磕了很多頭,再去看,它是一個長方的了,在這側面上,正中間一條白線。第二次再去看,全部是白的,白極了。第三次看,跟第一次整個相反,整個是白的,在這個側面上,有一條淡黃淡黃像象牙似的線。各個所見不同,那天大家看的都是不一樣。所以這些相,跟那個佛牙是相即的,是一,大家所見的是多,一和多相即了。也就表明一音中一切音,一身中一切身,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,多即是一,一即是多,如水與波,一水多波是相即自在之義。又經中〈歌嘆佛德品〉說:“其所散花,即于空中,合為一華。花皆向下,端圓周匝化成華蓋。”大家在極樂世界去散花,所散的花在空中成為一個花,花都向下,成為一個花蓋,所以多花成了一個花蓋,這多就成了一。一花蓋中含了多的花,所以一即是多了。說明一和多是相即的,多花成為花蓋,是一;花蓋中有朵朵的花,是多。這就是諸法相即自在之玄門。

    ??

    ??㈤隱密顯了俱成門。“隱密”是隱藏起來,“顯了”是明顯出來。隱藏的和明顯的就不并存;明顯了,就沒有隱蔽,隱蔽了就不明顯。而這說的是兩者同時成立,俱成。上面說一和多,一就不是多,多就不是一,在《華嚴》就把這種機械的觀點掃蕩了,一就是多,多就是一,隱密跟顯了俱成。如《華嚴大疏》說:“若片月澄空,晦明相并。”在澄凈的空中有一片月亮,這個月亮,暗就叫做晦,亮就是明,暗與明是并存的。這個在半月的時候我們很好體會,一半是明,一半就是暗,隱處就具顯。隱的地方就具足了顯的地方,顯的地方就具了隱的地方。就是指隱處具顯,顯處具隱。這個在它月圓的時候,和沒有月亮的時候怎么解釋呢?正當明的時候暗就在里頭,明之所在之處,就是暗所在之處,明天月亮一缺,它就顯現了,所以它并沒有不存在,還是存在。“隱處具顯,顯處具隱”,所以月亮正圓的時候,就包括了隱。現在我們可以打一個更好的比方,譬如電視機,今天正看北京臺,北京臺就顯了,顯的地方就具了一切隱。你一按中央臺的鍵,馬上停收這個臺,中央臺立即出現了。中央臺早就在這兒,一瞬間,這個去那個就來了,正當顯的地方隱就在里頭了。它不要等這個走了之后,再來一個,它就在這兒呢,大家看過電視的人都有這個經驗,這個鍵一按立即停收這個臺,換了那個臺的鍵,馬上那個臺出現了,立即出現了,它就在這兒嘛!所以顯明正收到的這些電波,就包括了沒顯現的那些電波,所以它立即就呈現圖像,在屏幕上顯現了。事實上也就在這個空間中顯現,這個空間正是那些沒有顯出圖像的那些電波所存在的空間。你現在正收北京臺,中央臺的電波就遍滿電視機的內外,中央臺并沒有收它是隱;那么所顯的北京臺,就正在這個電視機里頭,所以隱的里頭就有顯。用這個來打比方就更容易明白了,說隱顯是同時成立的。這是《華嚴》的例子。

    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ww9997dd.com/post/291.html

    轉載聲明:本站發布文章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!

    上一篇   下一篇

    相關文章

    請發表您的評論

    丁香婷婷影音先锋5566,麻豆主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,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久久,国产免费午夜高清
  • <nav id="4cemw"><acronym id="4cemw"></acronym></nav>
  • <acronym id="4cemw"><cite id="4cemw"></cite></acronym>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老司机免费午夜精品视频|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| 800av在线播放| 欧美变态口味重另类在线视频| 在线观看www日本免费网站| 国产精品无打码在线播放|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| 中文字幕电影资源网站大全|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| 日本猛少妇色xxxxx猛交| 国内最真实的XXXX人伦| 啊灬老师灬老师灬别停灬用力 |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|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| 99视频全部免费精品全部四虎|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官网| 欧美人与动人物xxxx|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| 亚洲AV无码久久|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| 日本bbw搡bbbb搡bbbb| 国产jizz在线观看|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在线| 西西人体www44rt大胆高清|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|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|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|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| 山东女人一级毛片|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| www.怡红院|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| 国产精品久久女同磨豆腐|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免费|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| 好男人在线神马影视在线观看www|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| www.九色视频|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| 国产欧美第一页|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不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