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nav id="4cemw"><acronym id="4cemw"></acronym></nav>
  • <acronym id="4cemw"><cite id="4cemw"></cite></acronym>
    無量壽經(jīng)

    無量壽經(jīng)原文,無量壽經(jīng)白話文

    黃念祖居士《無量壽經(jīng)講座》04集

    admin    2020-02-27    3940

    ??本經(jīng)的殊勝在于契理契機(jī)。既契合于理,又契合于機(jī)。“機(jī)”是機(jī)緣、時機(jī)。“理”就是實(shí)際理體,真實(shí)之際,它理性的本體,也就是真如實(shí)相。所謂契理,就是契合真如,契合實(shí)相,契合真實(shí)的本際,它的本來。為什么說本經(jīng)是契理呢?因?yàn)楸窘?jīng)是“住真實(shí)慧”,阿彌陀佛住真實(shí)智慧。所有參加法會的圣眾,都是在“開化顯示真實(shí)之際”,要把真實(shí)之本際開化顯示出來。為什么要有四十八愿度眾生?就要給眾生“惠以真實(shí)之利”。都是真實(shí),純一真實(shí),所以真實(shí)就是理體。又本經(jīng)稱為中本《華嚴(yán)經(jīng)》,經(jīng)中所詮之一切事理,即《華嚴(yán)》之事理無礙,事事無礙之一真法界。《華嚴(yán)》的事事無礙、十玄妙門,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都有,所以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是中本的《華嚴(yán)經(jīng)》。那么這個一真法界,《華嚴(yán)》秘奧的理體,就是蕅益大師的話,正在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,所以說契理。至于契機(jī),契合大家的機(jī)緣,更是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最獨(dú)特的殊勝。經(jīng)中之持名法門,普被三根,齊收凡圣。“上上根者正好全體承當(dāng)”,上根中的上根,遇見了這個法門正好是如龍得水,就可以全體承當(dāng)。一般人是承當(dāng)不起來的,能夠信、能夠修,但是不敢承當(dāng),不敢如實(shí)的這么信,他所信的很淺。“下下根者亦可依之得度”,下根中的下根,也可依止這個法門而得到度脫。所以說契大眾的根機(jī),這個法門是希有的。上則文殊、普賢法身大士,也都是發(fā)愿往生;下至《觀經(jīng)》的五逆十惡,臨終地獄相現(xiàn),念十聲佛,亦必隨愿往生。

    ??

    ??舉一個現(xiàn)代的例子:這是江蘇的一位人民代表,叫王勝宣。他同父異母的弟弟,因?yàn)檫^去所謂三妻四妾,父親是一個,母親不是一個,過去叫做姨太太,姨太太生的弟弟比他小。這位王居士是印光法師的弟子,老修行,是個名醫(yī),在他最盛的時期,一天收入一兩黃金。他人很好,對于四眾弟子施診看病不花錢,困難的他施藥,再需要的還可以給你點(diǎn)錢。所以王居士這方面很難得,跟我很熟,他說自己弟弟的實(shí)際事情,已經(jīng)看見地獄了,跟經(jīng)上說的一樣,這是真人真事。他的弟弟,姨太太所生,就嬌慣了一些,闊少爺,在外頭吃喝嫖賭的玩樂,也沒有什么其他更嚴(yán)重的罪惡,就是不務(wù)正業(yè)。后來得了肺病,過去叫肺結(jié)核,沒法治,病得要死了,在臨死的時候,就叫他哥哥來,因?yàn)樗栏绺缡切欧稹Kf:“不好了,我看見地獄相了,我要入地獄了。”非常恐慌。這個病人只有在母親死的時候,家里請了出家人來做佛事,大家念佛,他跟著念過佛,除此之外平常沒有修行,也懂得一點(diǎn)點(diǎn),現(xiàn)在看見地獄了,也知道有念佛法門。哥哥就說:“你還不趕緊念佛。”他就念佛,很真誠的念了一小段時間之后,告訴哥哥:“西方三圣來接引了。”這就是現(xiàn)代的事情,王居士跟我說的時候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不久。所以《觀經(jīng)》上說的,下品的五逆十惡,臨終看見地獄相了,遇見善知識給他講了凈土法門,這時觀想是觀不成了,就念南無阿彌陀佛,念到十聲就可以往生。所以這種情況也能得度。但是大家要知道,這種情況之念,念得比我們真哪!我《資糧》就說,看見人就在那油鍋里頭炸,就好像我們炸油餅似的在那炸,馬上就輪到自己了,這時念佛求救之心懇切,什么都放下了。這時還有什么放不下的?還想到我有兩萬塊錢存款在銀行,交給誰?都不想了。只要“專誠”,專誠這十念就解決問題。古代的事情往往有的年代太久了,也可能覺得有些傳聞失實(shí),這就等于當(dāng)事人跟我說的。所以這樣都行,往生極樂世界,橫出三界,圓登四土,就與“諸上善人聚會一處”,與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勢至,也都平等了。可見此法門之究竟方便,善應(yīng)群機(jī)。

    ??

    ??又契機(jī)者,就是應(yīng)乎時機(jī),符合時代。這個時代就是如此,科學(xué)發(fā)達(dá),一切都在高速發(fā)展,自動化,電子時代,什么都是一按旋鈕就解決問題,將來要沒有科學(xué)知識沒法生活,掌握的知識要很多,種種改進(jìn)都需要你趕得上時代。社會在進(jìn)步,也要求你有覺悟,要為四化貢獻(xiàn)力量,所以這些要求都使你很忙,因此像古時候那種修持,要閉關(guān)多少年,在山林里什么都不問,少數(shù)人是可以,多數(shù)這樣就不行了,就不符合時代了,也不允許了。出家人也不行,我們開佛教協(xié)會,聽見很多出家人在那抱怨發(fā)牢騷,說現(xiàn)在廟都公開了,從早上起來就是一把笤帚,早上起來掃樹葉,下午掃糖紙果皮,一把笤帚掃不停,前殿后殿,累得腰酸腿疼。那怎么辦呢?凈土法門可以。我就說,你這個笤帚正好念佛,掃一下念一句,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這就是方法。古時候就有人這樣解決問題的,這個人很出名,是我的本家姓黃,名字不傳了,叫黃打鐵,鐵匠。過去在作坊中的工人就等于是奴隸,從早打到晚很累很累,他很窮就在這打鐵當(dāng)徒弟,靠打鐵換一碗飯吃。一天,來了一位出家人,別人都不禮待他,他還是供養(yǎng)了他。出家人覺得他很難得,就跟他講講。他說:我現(xiàn)在沒有別的想法,我太苦了,只想出我這個苦。出家人跟他講:要想出苦教你一個辦法,就念南無阿彌陀佛,跟他講講道理,說現(xiàn)在就可以利用你這個工作念哪,你掄起榔頭打鐵的時候,打一下念一句(舊式的打鐵,不像現(xiàn)在首鋼這么進(jìn)步,自動化、機(jī)械化。那時就要燒爐子,拉風(fēng)箱,就這么扯來扯去等于是鼓風(fēng),把塊鐵燒紅之后,拿出來用鉗子夾住,掄起榔頭打,很辛苦的);拉風(fēng)箱,拉一下念一句,他就念。這么過了兩三個月,旁邊的人就笑話他說:你這窮鬼,倒霉呀,活見鬼,你已經(jīng)累得要死,還加上念佛,不會更累嗎?算了吧。他說:“不對!你們說的不對,我這幾十天下來,一邊勞動、一邊念的時候,我覺得爐子也不那么熱,榔頭也不那么重,我還要念。”就這么堅(jiān)持念了三年。一天跟他的妻子說:“明天給我換一身新洗的衣服,我要回家。”從來沒聽說你還有家?那他既然說了,就準(zhǔn)備了一身。一清早自己稍微洗洗,換了一身新洗的衣服,又開始燒鐵、拉風(fēng)箱,拉一下“南無阿彌陀佛……”,這個鐵燒紅了,又拿錘子打,打一下念一句,把這個鐵打成功了、成了器,大小都合乎規(guī)格了。他就把大錘頭一放,錘的頭在地下,錘的柄在上面,兩手扶著這個錘子柄,站在那兒,他說(打鐵有時要用小錘子給指一下方向,大錘子打):“叮叮當(dāng)當(dāng),久煉成鋼。太平將至,我往西方。”怎么叫太平時?太平就是好時候,我到西方了。他不說話了,站在那兒。大家再去看,沒氣死了。所謂“立亡”!打完鐵坐脫立亡。他沒有好多什么其他的知識,就是一句名號。所以忙亂之中都是可以的,將來的社會,恐怕這個發(fā)展也是趨向于高速度,只有這樣的法門,才真能夠度眾生。所以持名之法就最為方便,“隨地可修,何待遁入山林;隨時可念,不勞閉關(guān)宴坐”。哪都可以,不要跑到山林里藏躲起來去修;什么時候都可以念,不一定要閉關(guān)盤坐起來那么去念。而且凈土宗之妙,在于“不離佛法,而行世法”。人既然在世間就有些世法,一個廟里要維持大家的生活,這里就有好多世法。而凈土法門,不要離開佛法就行了世法。“不廢世法,而證佛法”。(這是沈善登老居士的話,清朝一個大佛教徒、大居士)不必要廢除這些世法,才能夠證佛法,即在這個世法之中就證了佛法。這就是應(yīng)機(jī)之妙。

    ??

    ??如來垂慈,獨(dú)留此經(jīng)于諸經(jīng)滅盡之最后一百年,正表此經(jīng)能契于當(dāng)前及未來之社會。既能自覺覺他,廣度眾生于未來;亦復(fù)自他俱利,造福社會于當(dāng)世。是故經(jīng)云:“當(dāng)來之世,經(jīng)道滅盡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經(jīng)止住百歲。其有眾生,值斯經(jīng)者,隨意所愿,皆可得度。”這就表示,這個經(jīng)是符合社會的情況,符合大家的時機(jī),真俗并照,事理圓融,凡圣齊收,心佛不二,故能長存而獨(dú)留于末世;良以此經(jīng)不但是凈土群經(jīng)的綱要,更是一大藏教的指歸(凈土這么多經(jīng),這部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是綱要。“一大藏教”,三藏十二部,要以這個為歸宿。所以八十一卷《華嚴(yán)》最后,《普賢行愿》十大愿王導(dǎo)歸極樂)。而且實(shí)在也是此界和他方,現(xiàn)在未來一切眾生要離苦得樂,究竟菩提之法要,都共同要依止這個方法,這個就極為殊勝。所以念祖感恩圖報(bào),發(fā)無上心,敬注此經(jīng),續(xù)佛慧命。虔誠祈求兩土導(dǎo)師,十方如來,上師本尊,金剛護(hù)法,慈恩覆護(hù),威德冥加。冀此注釋,上契圣心,廣啟眾信,凡有見聞,同入彌陀一乘愿海。

    ??

    ??貳 概要

    ??

    ??概要,就是相當(dāng)于一部經(jīng)的概論,依華嚴(yán)宗法及《彌陀疏鈔》例,總開十門:一、教起因緣。為什么要起這個教?必定有它的因緣,所以這是首先應(yīng)當(dāng)說明的。二、本經(jīng)體性。我們要解釋這個經(jīng),先要明白這個經(jīng)是以什么為體性,它的體性是什么?不然就只是研究些事相,它的本體是什么不明白,就很不深入。三、一經(jīng)宗趣。它的宗旨、趣向是什么?這也是我們要研究一部經(jīng)首先應(yīng)該先知道的。四、方便力用,它有什么作用?方便的力用。就是大家可以做得到的,能夠切實(shí)可以去證到的,這叫做方便。說了很多法門,根本做不到,那對于我們來說,我們做不到那就是沒有用,要有方便的力用。五、所被根器。什么根器合適。六、藏教所攝。是屬于哪一藏、哪一教。七、部類差別。是哪一部、哪一類。八、譯會校釋。這一部經(jīng)有多少翻譯、多少會集、多少刪校、多少注釋。九、總釋名題。是講本經(jīng)的題目,這個在五重玄義是把它擱在第一項(xiàng)的,先講題目。經(jīng)的名字是十分重要的。十、正釋經(jīng)義,才叫正解經(jīng)文了。一共是十類。這個就是等于一個綱要,我們要知道一部書,先要明白它的綱要。就好像一個網(wǎng)子似的,衣服似的,知道它的綱領(lǐng)了,那么綱舉目張,你就自然而然有一個總的概念。不然這個不明白你去讀書,就是枝枝節(jié)節(jié)的,有一點(diǎn)好處,但是不明白它的綱要,不明白它的宗趣,不明白它的體性,理解得就非常膚淺了。

    ??

    ??一 教起因緣

    ??

    ??教起因緣又分兩步:一、就是普通的一切經(jīng)典起的因緣;二、單說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這個教興起的因緣。因?yàn)檫@才契合我們自己,我們要研究的是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。至于大教和凈土法門的興起,就是下面這一段了:“夫一切法,不離因緣”,一切法都從因緣所生,釋迦牟尼佛的這個教興起于世間,就有無量的因緣。而無量的因緣之中,唯一最重要的是一件大事因緣。是大事情,不是一般的有因有緣。我們知道《法華經(jīng)》和《華嚴(yán)經(jīng)》屬于圓教,這是我們佛經(jīng)之中最圓融無礙最高最妙的教。佛最初說《華嚴(yán)》,最后說《法華》。譬如:太陽剛一出來,太陽的光線先照在高山頂上,只有高山頂上這種最高的根器,才能聽得懂《華嚴(yán)》。等太陽落又只照到山頂,山底下就看不見太陽了。所以日出先照高山,日落還是照到高山。釋迦牟尼佛四十幾年說法,很多弟子一直跟著都培養(yǎng)成熟了,這時才說《法華》,但是《法華》會上還有五千弟子退席。說今天聽講,忽然有三分之一都出去不聽了,說《法華》時就是如此。佛說:“如是增上慢人,退亦佳矣!”退出去也好。聽不懂就是聽不懂,勉強(qiáng)不得的,圓教的法很難懂。那什么是大事因緣呢?《法華經(jīng)》說:“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(xiàn)于世。”諸佛、十方的世尊,都是以唯一的大事因緣的緣故,而出現(xiàn)于世。咱們這個世界出現(xiàn)了釋迦牟尼佛,過去出現(xiàn)了燃燈佛,過去還有很多佛,十方一切諸佛出現(xiàn)于世,是有一個大事因緣,不是一個普通的事。什么是大事因緣呢?“唯以佛之知見,示悟眾生。”佛要把佛之所知、佛之所見,來開示、開發(fā)眾生的本心,使眾生得到悟解,讓眾生同于佛的知見,就為這樣一個大事因緣。這是日沒所照的高山、所說的話。《華嚴(yán)》那是日出所照的,佛一成佛先說《華嚴(yán)》,說了大家都不懂,佛就想涅槃了,后來開始說小乘教。《華嚴(yán)性起品》說:“如來、應(yīng)供、等正覺性起正法不可思議。所以者何?非少因緣,成等正覺出興于世。以十種無量無數(shù)百千阿僧祗因緣成等正覺出興于世。”佛有十號:如來、應(yīng)供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調(diào)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、等正覺,這里是簡稱。佛從本性所起的正法是不可思議。為什么這么說呢?這樣的一個佛性起的正法,“非少因緣”,不是一個很少的因緣,而有佛出現(xiàn)于世。以十種無量無數(shù)百千阿僧祗(“阿僧祗”是個大得說不出來的數(shù),就是無量)因緣,就是無量的因緣,“成等正覺出現(xiàn)于世”。佛之成佛是無量的因緣才成了佛,在世間出現(xiàn)。“乃至廣說如是等無量因緣”,還可以說無量無量的因緣。實(shí)際上只為了一個大事因緣。大事因緣是什么?“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”。“唯欲”,唯一就是愿意眾生能夠開示佛知見故。所以我們請人時總說開示,這“開示”兩個字就從這兒來。佛說開示,就是讓眾生能夠開佛知見、悟佛知見。大事因緣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。那么開示就是佛方面的事情,佛把佛的知見開出來、表示出來;而眾生能夠“悟”,悟佛的知見,而“入”,證入佛的知見。大家今天舍離了家庭,舍離了世間的種種享受,行作沙門,也是一件大事因緣。這個大事因緣,也就應(yīng)當(dāng)要能開自己的佛的知見,悟佛的知見。佛之出興就為了這么一件事。我們學(xué)佛,就是要學(xué)這件事,我們也就是要繼承這件事。《華嚴(yán)》是佛最初所說,《法華》是最后的垂教,說了《法華》就說《涅槃》了。自始至終,唯為了這樣一個大事因緣,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。能夠“開佛知見,示佛知見,悟佛知見,入佛知見”。也就是愿一切眾生開明本心。佛的知見,不是佛另外把一些道理給你灌進(jìn)來,像錄音帶似的,那有什么價值。實(shí)際佛之知見是什么?釋迦牟尼在臘八這天夜睹明星成道,頭一句話就說:“奇哉!奇哉!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。”這是佛的知見。一切眾生都有佛的智慧和德相,跟釋迦牟尼佛、毗盧遮那佛是一樣的,不但智慧是一樣的,功德之相也是一樣的,這是佛的知見。也就是愿一切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,你跟佛的知見就一樣了。因?yàn)檫@是眾生本來具有的,佛給開一開,一下子就豁然大悟,同于佛的知見,等成正覺,你也就成佛了。佛之度化眾生的心愿,這就是佛唯一的大慈大悲的本愿。“本經(jīng)興起亦復(fù)如是”,佛的大事因緣都是因?yàn)槿绱耍敲幢窘?jīng)的興起也是這樣。例如:玄奘大師所翻譯的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為《稱贊凈土佛攝受經(jīng)》說:“我觀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,說誠諦語。”所以這一切眾生,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是佛的知見;十念就往生極樂世界,凡夫就證到不退,這是佛的知見;這樣的殊勝法門,“非九界眾生自力所能信解”,不是九界眾生、包括菩薩的自力,所能夠相信了解的,因?yàn)檫@是佛的知見。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,我們研究凈土法門,就是看到如是利益安樂大事因緣。這樣殊勝的利益安樂,離開五惡、五痛、五燒,而得到清凈圓滿的法樂,這樣的大事因緣,說誠諦語,所以告訴大家,要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。可見凈土法門之興起,正同于《華嚴(yán)》《法華》,都是一樣的大事因緣。

    ??

    ??蓮池大師的《彌陀疏鈔》,這部著作,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,不管是不是凈土宗,都應(yīng)當(dāng)熟讀。它和《彌陀要解》這兩部書,是咱們中國的凈土宗之寶。蓮池大師是結(jié)合禪宗寫的《彌陀疏鈔》,這里處處皈依自心,那是非常之透徹、非常之圓滿。《彌陀要解》是非常之簡要、非常之殊勝。所以印光大師稱贊,在所有的注解之中,以這部注解最殊勝,就是釋迦牟尼佛自己拿筆來再寫一個注解,也不能超過《彌陀要解》。印光老法師這個話也是很殊勝、很了不起,一般人也說不出來。我們要善于讀書,不就是廣,有的人讀藏讀幾遍,都有功德。但是你要抓住最重要的精華,在這里能夠得到法益,看來這還是契合我們的機(jī)、契合時機(jī)。就好像現(xiàn)在把種種維生素收斂在一個藥丸里,你不要去吃那么多蔬菜水果糧食,才能得到這些所需的營養(yǎng),一個藥丸就都夠了。這精華的經(jīng)論也是如此。《彌陀疏鈔》講:“今但一心持名,即得不退。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。若能諦信,何須遍歷三乘,久經(jīng)多劫,不越一念,頓證菩提,豈非大事。”只要一心、一個念頭,不是雜念,妄想紛飛,清清凈凈的一條心,老老實(shí)實(shí)持名號,這樣的結(jié)果就往生,不會再退了。而且你真正發(fā)了心,有了信愿再持名,“現(xiàn)生就不退”。這個是很難相信的話,他這“即得不退”,應(yīng)當(dāng)包括我所說的“現(xiàn)生就不退”了。而這個意思,很多人是不能夠懂得到的,以為往生之后才不退。“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”,為什么能如此?就是直指凡夫每一個人的本心,究竟成佛。不然怎么就光念念就能不退?因?yàn)闊o量阿僧祗的無量無邊功德本來都具足,在一念清凈的時候一切都放下了,妄想執(zhí)著都沒有了,那本來就顯現(xiàn),所以這是一個直指。“若能諦信”,你能夠真實(shí)地信受,“何須遍歷三乘”,哪里須要把三乘的教都一點(diǎn)點(diǎn)去讀,一點(diǎn)一點(diǎn)去練習(xí),用不著。“久經(jīng)多劫”,經(jīng)歷很多的時劫,那就千生萬生。你現(xiàn)在可以“不越一念,頓證菩提”。就在這一念之中可以頓證菩提,“豈非大事”,這還不是大事是什么啊!所以蓮池大師也說明,往生凈土就是大事。佛之出興于世就是為了這樣一個大事因緣,把佛的知見告訴大家,只要一心持名就可以不退,頓證菩提,也就是同佛知見了,那還不是大事是什么!可見凈土宗正是直指頓證之法。所以過去禪宗、凈土在國內(nèi)是打了好幾百年的官司,總是說凈土宗淺、不行,而不知道凈土宗就是直指頓證之法,“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”。你念佛是是心作佛,是心就是佛,那不就直指你這個心是佛嗎?非得點(diǎn)著鼻子叫你法名,誰誰誰你是佛,這就是禪宗最高的開示。那這里有什么兩樣?普遍都給證明了,是心是佛。以為這個消極求往生、求自了,不能弘揚(yáng)大法,不能廣度眾生,愚夫愚婦之所為,這都是過去因?yàn)闆]有很好人去研究,在此作一種錯誤的偏見。實(shí)在就是“以念佛心,入佛知見”,我們現(xiàn)在就是以念“南無阿彌陀佛”這樣一個心,就入到佛的知見里邊去了。還有比這更直捷的嗎?所以凈宗之興起,正由此大事因緣也。下詳明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興起的因緣,這里分了五項(xiàng)。

    ??

    ??甲 稱性極談 如來正說

    ??

    ??《華嚴(yán)》《法華》均是圓頓稱性之教。是稱佛本性的,不是權(quán)說,所以三乘教是權(quán)說,就是權(quán)巧地說,因?yàn)楸娚母鶛C(jī)不夠,只好這么說眾生才能明白。例如:中學(xué)生念物理學(xué),電流等于什么?等于電壓,是一個常數(shù),用符號U表示,電阻用R表示,電流是用I表示,I等于什么?U被R除。這就是權(quán)說。實(shí)際上沒有這個事,實(shí)際應(yīng)該就是微分。du是被除數(shù),被dr除,然后等于di。那個歐姆定律,就是權(quán)說。先得念權(quán)說,真實(shí)的告訴你不懂。所以科學(xué)也是如此,你只懂到這兒,現(xiàn)在要把微分端出來,你就沒辦法,首先這一關(guān)過不去了。佛法也是如此,說了《華嚴(yán)》大家不懂,所以講了阿含部等等很多經(jīng)典。現(xiàn)在這成實(shí)宗、俱舍宗,都屬于小乘,所以《成實(shí)論》、《俱舍論》都是權(quán)說。因?yàn)榇蠹也荒芙邮芨叩模荒芙邮苓@個。但是這個也有好處,就知道一個電壓、電流、電阻三個的關(guān)系,那電壓大,電流就大;電阻大,電流就小,這個關(guān)系還是很重要。雖然它不真實(shí),但是它能馬上讓你得到一個概念。所以先說小教,然后說始教,開始說大教,分小、始、終、頓、圓。先說《華嚴(yán)》,說了不懂之后,開始說小、始,這不是釋迦牟尼佛的目的,不是讓大家成了阿羅漢自了就算完了。但是開始要啟發(fā)眾生更發(fā)大心,法相、唯識就屬于這一類;《大乘起信論》是終教;然后是頓教、圓教;說到圓教才是稱性之教。《華嚴(yán)》《法華》都是圓頓的稱性之教。“但其歸趣,卻在本經(jīng)”。這兩部經(jīng)哪里算是它的歸宿,卻在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里。我這個話,是根據(jù)蕅益大師的話,蕅益大師稱贊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(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和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是一本經(jīng),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稱為小本,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稱為大本;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稱為小經(jīng),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稱為大經(jīng)。再把《華嚴(yán)》加進(jìn)去,那就是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是小本,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是中本,《華嚴(yán)經(jīng)》是大本,都同一部類),也就是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說:“絕待圓融,不可思議。《華嚴(yán)》奧藏,《法華》秘髓,一切諸佛之心要,菩薩萬行之司南,皆不出于此矣。”“絕待”就是絕了對待。咱們都是對待法,說是就有非,說生就有滅,都是相對的。它是絕對的,就絕待,沒有對待。《維摩詰經(jīng)》就“不二法門”。一個二就是有對待,倆。說“不二”,誰跟誰對待?不二法門。絕待的圓融是不可思議的,這就是《華嚴(yán)》跟《法華》。“奧藏”,“藏”就是藏也,匯聚、深奧的內(nèi)容。“秘”,最深、最精、最微妙,大家不能理解了,稱之為秘。佛法沒有什么保密的,但是這個道理大家聽了跟不聽一樣,就稱為“秘”了。這是個秘藏。所以達(dá)摩祖師臨終讓幾個弟子各說自己的心得,說來說去最后慧可大師一句話不發(fā),就站那屹立不動,依一而立。達(dá)摩就贊曰:“子得吾之髓矣!”你得了我的髓,這髓就得的是心要。所以“《華嚴(yán)》的奧藏,《法華》的秘髓,一切諸佛的心要,菩薩萬行的指南針,都不出于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、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矣”。這是大德的話,蕅益大師,印光大師稱贊了;蓮池大師,大家公認(rèn)是彌陀化身。這樣大德的話很多人現(xiàn)在不大注意,現(xiàn)在我們要好好地去注意,好好地去領(lǐng)會,所以本經(jīng)是稱性極談。

    ??

    ??日本大德道隱所著《無量壽經(jīng)甄解》,這個書很深,可惜我缺了三分之一,傳印師在日本也找不到,確實(shí)有他的見解。他說:“五濁之世,造惡之時,圣道一種今時難修。其難非一。特此一門,至圓極頓。而且由其簡易直捷,則出世之正說偏在斯經(jīng)。一代所說歸此經(jīng),如眾水歸于大海。……由此言之,百萬阿僧祗因緣以起《華嚴(yán)》之典,一大事因緣以成《法華》之教,亦唯為此法之由序。”現(xiàn)在是五濁惡世,就像《阿彌陀經(jīng)》中五濁,就是見濁,煩惱濁,眾生濁,劫濁,命濁。造惡,人人都在造惡,國內(nèi)國外都一樣,造惡的人太多。“圣道一種今時難修”,釋迦牟尼佛所傳的圣道,現(xiàn)在人太惡、人太壞,很難修。過去完全按照兩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時那個制度、那種修持方法,現(xiàn)在的人很困難了,根器不夠了。而且“其難非一”,難度不是一點(diǎn)。“特此一門”,特獨(dú)有凈土這一門,是“至圓極頓”。在圓,它是至圓,到頭了;頓是極頓,登峰造極了,到了頂巔。“而且由其簡易直捷”,因?yàn)楸窘?jīng)很深、很殊勝,又簡單容易、直捷了當(dāng),所念的這句“南無阿彌陀佛”,就是你的本心。所以“念念喚醒自己”,一句一句就是把自己喚醒,現(xiàn)在你睡著了在做夢,所以“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”。大家都在有為法里頭,是如夢如幻,在做夢。現(xiàn)在就要把自己叫醒,就像打麻醉藥打過了頭就要死了,再要恢復(fù)知覺,就喊他名字,比方是我,就喊黃念祖…就叫醒了。現(xiàn)在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,就是自己喚醒自己,所以直捷,佛出世的“正說”偏在斯經(jīng)。佛有許多各種的權(quán)說、或者委曲的說,不得不委曲,因?yàn)榇蠹抑皇沁@個水平,都說出來聽不懂,只好跟你說一種方法,現(xiàn)在去做先得好處,所以就委屈,那不是正說。所以佛也說,佛的種種教是可以有矛盾的。如《大乘起信論》就得三大阿僧祗劫成佛,到圓教就剎那可以成佛,這不就矛盾了?所以佛就說“依了義,不依不了義”。佛已經(jīng)替你做好了選擇,要依止了義教,不去依止那個不了義教。現(xiàn)在學(xué)唯識的人攻擊凈土,就是不了義教攻擊了義教,這不很明義嘛,它始教攻擊圓教。“一代所說歸此經(jīng)”,這贊嘆到極點(diǎn)了,佛的一代所說的都?xì)w到這部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。“如眾水歸于大海”,像天下的一切水都流歸大海,中國三條江,珠江、黃河、揚(yáng)子江都流到海里去。所以一切經(jīng)最后都要流到極樂世界、彌陀的大愿之海。“由此言之”,這么來說,“百萬阿僧祗因緣而起《華嚴(yán)》之典”,《華嚴(yán)》之典,佛說有百萬阿僧祗的因緣。“一大事因緣以成《法華》之教,亦唯為此法之由序”。這兩部經(jīng),也就是為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作前面的引言、序論,引歸到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。所以我們也須要知道,百花齊放種種的都應(yīng)當(dāng)有所了解,然后根據(jù)自己多生的宿慧和根器,選擇一門去精修。法法都是導(dǎo)歸圓頓,都是極殊勝的,但是不修總是不行。“說食數(shù)寶”,只會說今天有什么好吃的,給人家的寶貝數(shù)數(shù),多少綠寶石、多少紅寶石、多少金剛鉆、多少珍珠,帳目一點(diǎn)也不錯,與你無關(guān),都不是你的,我們就是要注重修行。所謂《甄解》這一段話,就是說《華嚴(yán)》《法華》兩經(jīng)只是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的一個導(dǎo)引。那本經(jīng)“正是一大藏教的指歸”,所指出的歸宿之處。佛說了一大藏教,是拿這部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作為還家的歸宿。

    ??

    ??《華嚴(yán)經(jīng)》經(jīng)末,最后一卷,普賢大士十大愿王導(dǎo)歸極樂,是其明證。所以把《普賢行愿品》也列入凈土五經(jīng)之一。《華嚴(yán)》八十卷,講了那么多玄妙,最后還是“愿我臨欲命終時,盡除一切諸障礙,面見彼佛阿彌陀,即得往生安樂剎”。歸到這兒了,就是一個證明。圣教如旃檀,片片皆香,法法都圓頓,本無高下。《金剛經(jīng)》說:“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。”“唯以眾生垢重障深”,心中的污垢很重、很深,心也很粗、智慧也很淺。“饑遇王膳,而不能沾”,你是餓了,碰見國王擺了宴席就不敢去動筷子,雖有你沒法吃,別的法雖然好,你不敢動。比方法相,最后是唯識觀,那很殊勝,這一切都唯識所現(xiàn),觀到一切都唯識不就平等解脫了?但是你在實(shí)踐上這么去用、去觀,平平常常的時候可以,真正問題一來就不行了,他這里就是用不上。“唯本經(jīng)持名一法,乃易行道,是人人能修”,這是個易行之道,是人人都可以去做的。

    本文鏈接:http://www.www9997dd.com/post/298.html

    轉(zhuǎn)載聲明:本站發(fā)布文章及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轉(zhuǎn)載本站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!

    上一篇   下一篇

    相關(guān)文章

    請發(fā)表您的評論

    丁香婷婷影音先锋5566,麻豆主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,中文字幕欧美日韩久久,国产免费午夜高清
  • <nav id="4cemw"><acronym id="4cemw"></acronym></nav>
  • <acronym id="4cemw"><cite id="4cemw"></cite></acronym>
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|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| 亚洲а∨精品天堂在线| 69免费视频大片|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放孕妇| 在线观看无码的免费网站|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| 国产人妖ts在线观看网站|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| 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|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| 国产无卡一级毛片aaa| 免费a级毛片在线观看| j8又粗又大又长又爽又硬男男|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| 好先生app下载轻量版安卓|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| a级毛片免费看| 老公和他朋友一块上我可以吗| 打开腿吃你的下面的水视频 |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| 里番acg里番龙| 抱着cao才爽|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看|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|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| 日本69式xxx视频|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永久地址| 东北少妇不带套对白| 男女猛烈激情XX00免费视频| 在线免费视频a|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| 91高端极品外围在线观看| 欧美三级在线播放| 国产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| 五月婷婷激情视频| 色综合久久91|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|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|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|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|